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诗句 > 正文

关于官渡之的诗句合集(优选) 关于官渡古镇的诗句

2023-07-10 来源:互联网 【 字体:

关于官渡之的诗句合集(优选) 关于官渡古镇的诗句

关于官渡之的诗句合集(优选)

【导读】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关于官渡之的诗句合集(优选)相关诗句范文,欢迎阅读分享!

1.描写官渡之战的诗句

步出夏门行·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背景]

《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是他征乌桓时所作。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2.关于官渡之战的文言文

却说袁绍兴兵,望官渡进发。

夏侯□发书告急。曹操起军七万,前往迎敌,留荀□守许都。

绍兵临发,田丰从狱中上书谏曰:“今且宜静守以待天时,不可妄兴大兵,恐有不利。”逢纪谮曰:“主公兴仁义之师,田丰何得出此不祥之语!”绍因怒,欲斩田丰。

众官告免。绍恨曰:“待吾破了曹操,明正其罪!”遂催军进发,旌旗遍野,刀剑如林。

行至阳武,下定寨栅。沮授曰:“我军虽众,而勇猛不及彼军;彼军虽精,而粮草不如我军。

彼军无粮,利在急战;我军有粮,宜且缓守。若能旷以日月,则彼军不战自败矣。”

绍怒曰: “田丰慢我军心,吾回日必斩之。汝安敢又如此!”叱左右:“将沮授锁禁军中,待我破曹之后,与田丰一体治罪!”于是下令,将大军七十万,东西南北,周围安营,连络九十余里。

细作探知虚实,报至官渡。曹军新到,闻之皆惧。

曹操与众谋士商议。荀攸曰:“绍军虽多,不足惧也。

我军俱精锐之士,无不一以当十。但利在急战。

若迁延日月,粮草不敷,事可忧矣。”操曰:“所言正合吾意。”

遂传令军将鼓噪而进。绍军来迎,两边排成阵势。

审配拨弩手一万,伏于两翼;弓箭手五千,伏于门旗内:约炮响齐发。三通鼓罢,袁绍金盔金甲,锦袍玉带,立马阵前。

左右排列着张*、高览、韩猛、淳于琼等诸将。旌旗节钺,甚是严整。

曹阵上门旗开处,曹操出马。许诸、张辽、徐晃、李典等,各持兵器,前后拥卫。

曹操以鞭指袁绍曰:“吾于天子之前,保奏你为大将军,今何故谋反?”绍怒曰:“汝托名汉相,实为汉贼!罪恶弥天,甚于莽、卓,乃反诬人造反耶!”操曰:“吾今奉诏讨汝!”绍曰:“吾奉衣带诏讨贼!”操怒,使张辽出战。张邰跃马来迎。

二将斗了四五十合,不分胜负。曹操见了,暗暗称奇。

许褚挥刀纵马,直出助战。高览挺枪接住。

四员将捉对儿厮杀。曹操令夏侯□、曹洪,各引三千军,齐冲彼阵。

审配见曹军来冲阵,便令放起号炮:两下万弩并发,中军内弓箭手一齐拥出阵前乱射。曹军如何抵敌,望南急走。

袁绍驱兵掩杀,曹军大败,尽退至官渡。袁绍移军逼近官渡下寨。

审配曰:“今可拨兵十万守官渡,就曹操寨前筑起土山,令军人下视寨中放箭。操若弃此而去,吾得此隘口,许昌可破矣。”

绍从之,于各寨内选精壮军人,用铁锹土担,齐来曹操寨边,垒土成山。曹营内见袁军堆筑土山,欲待出去冲突,被审配弓弩手当住咽喉要路,不能前进。

十日之内,筑成土山五十余座,上立高橹,分拨弓弩手于其上射箭。曹军大惧,皆顶着遮箭牌守御。

土山上一声梆子响处,箭下如雨。曹军皆蒙□伏地,袁军呐喊而笑。

曹操见军慌乱,集众谋士问计。刘晔进曰:“可作发石车以破之。”

操令晔进车式,连夜造发石车数百乘,分布营墙内,正对着土山上云梯。候弓箭手射箭时,营内一齐拽动石车,炮石飞空,往上乱打。

人无躲处,弓箭手死者无数。袁军皆号其车为“霹雳车”。

由是袁军不敢登高射箭。审配又献一计:令军人用铁锹暗打地道,直透曹营内,号为“掘子军”。

曹兵望见袁军于山后掘土坑,报知曹操。操又问计于刘晔。

晔曰:“此袁军不能攻明而攻暗,发掘伏道,欲从地下透营而入耳。”操曰:“何以御之?”晔曰:“可绕营掘长堑,则彼伏道无用也。”

操连夜差军掘堑。袁军掘伏道到堑边,果不能入,空费军力。

却说曹操守官渡,自八月起,至九月终,军力渐乏,粮草不继。意欲弃官渡退回许昌,迟疑未决,乃作书遣人赴许昌问荀□。

□以书报之。书略曰:“承尊命,使决进退之疑。

愚以袁绍悉众聚于官渡,欲与明公决胜负,公以至弱当至强,若不能制,必为所乘:是天下之大机也。绍军虽众,而不能用;以公之神武明哲,何向而不济!今军实虽少,未若楚、汉在荥阳、成皋间也。

公今画地而守,扼其喉而使不能进,情见势竭,必将有变。此用奇之时,断不可失。

惟明公裁察焉。”曹操得书大喜,令将士效力死守。

绍军约退三十余里,操遣将出营巡哨。有徐晃部将史涣获得袁军细作,解见徐晃。

晃问其军中虚实。答曰:“早晚大将韩猛运粮至军前接济,先令我等探路。”

徐晃便将此事报知曹操。荀攸曰:“韩猛匹夫之勇耳。

若遣一人引轻骑数千,从半路击之,断其粮草,绍军自乱。”操曰:“谁人可往?”攸曰:“即遣徐晃可也。”

操遂差徐晃将带史涣并所部兵先出,后使张辽、许褚引兵救应。当夜韩猛押粮车数千辆,解赴绍寨。

正走之间,山谷内徐晃、史涣引军截住去路。韩猛飞马来战,徐晃接住厮杀。

史涣便杀散人夫,放火焚烧粮车。 韩猛抵当不住,拨回马走。

徐晃催军烧尽辎重。袁绍军中,望见西北上火起,正惊疑间,败军投来:“粮草被劫!”绍急遣张邰、高览去截大路,正遇徐晃烧粮而回,恰欲交锋,背后张辽、许诸军到。

两下夹攻,杀散袁军,四将合兵一处,回官渡寨中。曹操大喜,重加赏劳。

又分军于寨前结营,为掎角之势。 却说韩猛败军还营,绍大怒,欲斩韩猛,众官劝免。

审配曰:“行军以粮食为重,不可不用心提防。乌巢乃屯粮之处,必得重兵守之。”

袁绍曰:“吾筹策已定。汝可回邺都监督粮草,休教缺乏。”

审配领命而去。袁绍遣大将淳于琼,部领督将眭元进、韩。

3.关于官渡之战的成语

官渡之战:倒屣相迎。

详细释义 [dào xǐ xiāng yíng] 屣:鞋。古人家居脱鞋席地而坐,争于迎客,将鞋穿倒。

形容热情欢迎宾客。出处 《三国志·魏书·王粲传》:“闻粲在门,倒屣迎之。

蔡邕听说王粲在门外求见,没有来得及穿好鞋子就出去迎接他,“倒屣迎之”。后遂用“倒屣相迎”形容热情欢迎宾客和对宾客的重视。

[1] 中文名 倒屣相迎 拼音 dào xǐ xiāng yíng 近义词 倒屣迎宾 反义词 闭门不纳 基本信息 解释: 屣:鞋。古人家居脱鞋席地而坐,争于迎客,将鞋穿倒。

形容热情迎客,有时也比喻客人尊贵。[2] 用法: 作谓语、定语;形容热情欢迎宾客 典源 《三国志》卷二十一〈魏书·王粲传〉~597~ 献帝西迁,粲徙长安,左中郎将蔡邕见而奇之。

时邕才学显著,贵重朝廷,常车骑填巷,宾客盈坐。闻粲在门,倒屣迎之。

粲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尽惊。邕曰:“此王公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

吾家书籍文章,尽当与之。”年十七,司徒辟,诏除黄门侍郎,以西京扰乱,皆不就。

乃之荆州依刘表。表以粲貌寝而体弱通侻,不甚重也。

释义 典源译文 汉献帝西迁,王粲也迁到长安,左中郎将蔡邕见到王粲,认为他不同常人。当时蔡邕才学非常有名,在朝廷位尊权重,经常车马满巷,宾客满座。

听说王粲在门外求见,没有来得及穿好鞋子就出去迎接他。王粲进来,年龄很小,身材又矮,满座的宾客都很吃惊。

蔡邕说:“这是王公的孙子,有非凡的才学,我比不上他。我家里的书籍文章,全部都要送给他。”

十七岁时,司徒征召为僚属,皇帝又下诏任命为黄门侍郎,由于长安局势动乱,都没有到任。后来王粲就到荆州去依附刘表;刘表因为王粲其貌不扬,身体瘦弱,行为又不拘小节,不很看重他。

同源典故 倒屐 倒屟 倒屣 倒屣相迎 倒屣迎 倒迎门屣 倒凫舄 蔡邕许 迎君倒屣 示例 唐 皮日休 《初夏即事寄鲁望》诗:“敲门若我访,倒屣欣逢迎。” 元 任昱 《折桂令·同友人联句》曲:“既有当垆,毋劳倒屣,便可投辖。”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媚座》:“吾辈得施为,正好谈心花底;兰友瓜戚,门外不须倒屣。” 故事 蔡邕,是东汉末的一位著名文人,官任左中郎将。

他十分好客,家里常常是高朋满座,真乃“座上客常满,杯中酒不空。”但他在众人之中最佩服诗人王粲的才能。

一次,蔡邕因工作劳累,十分困乏,正躺在床上休息。忽然家丁报告王粲来访,他便立即起身出迎。

因为他太高兴,竟顾不上穿好鞋子,而倒拖着鞋子,跑了出去迎接(倒屣迎之)。蔡邕又发帖设宴,请王粲为上宾。

其他客人也惊异地看到蔡邕对王粲十分敬重热情。宴罢,蔡邕又亲自送王粲至府门外,回过头来对其他客人说:“王粲此人,才能非凡,我不及之啊!” “倒屣相迎”一成语便出于此。

蔡邕听说王粲在门外求见,没有来得及穿好鞋子就出去迎接他,“倒屣迎之”。后遂用“倒屣相迎”形容热情欢迎宾客和对宾客的重视。

[1] 中文名 倒屣相迎 拼音 dào xǐ xiāng yíng 近义词 倒屣迎宾 反义词 闭门不纳 基本信息 解释: 屣:鞋。古人家居脱鞋席地而坐,争于迎客,将鞋穿倒。

形容热情迎客,有时也比喻客人尊贵。[2] 用法: 作谓语、定语;形容热情欢迎宾客 典源 《三国志》卷二十一〈魏书·王粲传〉~597~ 献帝西迁,粲徙长安,左中郎将蔡邕见而奇之。

时邕才学显著,贵重朝廷,常车骑填巷,宾客盈坐。闻粲在门,倒屣迎之。

粲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尽惊。邕曰:“此王公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

吾家书籍文章,尽当与之。”年十七,司徒辟,诏除黄门侍郎,以西京扰乱,皆不就。

乃之荆州依刘表。表以粲貌寝而体弱通侻,不甚重也。

释义 典源译文 汉献帝西迁,王粲也迁到长安,左中郎将蔡邕见到王粲,认为他不同常人。当时蔡邕才学非常有名,在朝廷位尊权重,经常车马满巷,宾客满座。

听说王粲在门外求见,没有来得及穿好鞋子就出去迎接他。王粲进来,年龄很小,身材又矮,满座的宾客都很吃惊。

蔡邕说:“这是王公的孙子,有非凡的才学,我比不上他。我家里的书籍文章,全部都要送给他。”

十七岁时,司徒征召为僚属,皇帝又下诏任命为黄门侍郎,由于长安局势动乱,都没有到任。后来王粲就到荆州去依附刘表;刘表因为王粲其貌不扬,身体瘦弱,行为又不拘小节,不很看重他。

同源典故 倒屐 倒屟 倒屣 倒屣相迎 倒屣迎 倒迎门屣 倒凫舄 蔡邕许 迎君倒屣 示例 唐 皮日休 《初夏即事寄鲁望》诗:“敲门若我访,倒屣欣逢迎。” 元 任昱 《折桂令·同友人联句》曲:“既有当垆,毋劳倒屣,便可投辖。”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媚座》:“吾辈得施为,正好谈心花底;兰友瓜戚,门外不须倒屣。” 故事 蔡邕,是东汉末的一位著名文人,官任左中郎将。

他十分好客,家里常常是高朋满座,真乃“座上客常满,杯中酒不空。”但他在众人之中最佩服诗人王粲的才能。

一次,蔡邕因工作劳累,十分困乏,正躺在床上休息。忽然家丁报告王粲来访,他便立即起身出迎。

因为他太高兴,竟顾不上穿好鞋子,而倒拖着鞋子,跑了出去迎接(倒屣迎之)。蔡邕又发帖设宴,请王粲为上宾。

其他客人也惊异地看到蔡邕对王粲十分敬重热情。宴罢,蔡邕又亲自送王粲至府门外。

4.有关三国三大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的诗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发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赤壁 杜 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八阵图 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唐】李九龄 有国由来在得贤,莫言兴废是循环。武侯星落周瑜死,平蜀降吴似等闲。

三国门后主 【唐】周昙 万峰如剑载前来,危阁横空信险哉。对此玄休长叹息,方知刘禅是庸才。

三国门蜀先主 【唐】周昙 豫州军败信途穷,徐庶推能荐卧龙。不是卑词三访谒,谁令玄德主巴邛。

三国门鲁肃 【唐】周昙 轻财重义见英奇,圣主贤臣是所依。公瑾窘饥求子敬,一言才起数船归。

三国门吴后主 【唐】周昙 吴宫季主恣骄奢,移尽江南百媚花。一旦狂风江上起,花随风散落谁家。

三国门王表 【唐】周昙 王表闻声莫见身,吴中敬事甚君亲。是知邦国将亡灭,不听人臣听鬼神。

赤壁怀古 【唐】崔涂 汉室河山鼎势分,勤王谁肯顾元勋?不知征伐由天子,唯许英雄共使君。江上战余陵是谷,渡头春在草连云。

分明胜败无寻处,空听渔歌到夕曛。赤壁 【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歌送别 【唐】李白 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

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君去沧江望澄碧,鲸鲵唐突留馀迹。

一一书来报故人,我欲因之壮心魄。先主武侯庙 【唐】岑参 先主与武侯,相逢云雷际。

感通君臣分,义激鱼水契。遗庙空萧然,英灵贯千岁。

武侯庙古柏 【唐】李商隐 蜀相阶前柏,龙蛇捧閟宫。阴成外江畔,老向惠陵东。

大树思冯异,甘棠忆召公。叶凋湘燕雨,枝拆海鹏风。

玉垒经纶远,金刀历数终。谁将出师表,一为问昭融。

诸葛武侯庙 【唐】章孝标 木牛零落阵图残,山姥烧钱古柏寒。七纵七擒何处在,茅花枥叶盖神坛。

蜀相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代孔明哭先主 【唐】李山甫 忆昔南阳顾草庐,便乘雷电捧乘舆。酌量诸夏须平取,期刻群雄待遍锄。

南面未能成帝业,西陵那忍送宫车。九疑山下频惆怅,曾许微臣水共鱼。

读诸葛武侯传书怀赠长安崔少府叔封昆季 【唐】李白 汉道昔云季,群雄方战争。霸图各未立,割据资豪英。

赤伏起颓运,卧龙得孔明。当其南阳时,陇亩躬自耕。

鱼水三顾合,风云四海生。武侯立岷蜀,壮志吞咸京。

何人先见许,但有崔州平。余亦草间人,颇怀拯物情。

晚途值子玉,华发同衰荣。托意在经济,结交为弟兄。

毋令管与鲍,千载独知名。吴 【唐】徐夤 一主参差六十年,父兄犹庆授孙权。

不迎曹操真长策,终谢张昭见硕贤。建业龙盘虽可贵,武昌鱼味亦何偏。

秦嬴谩作东游计,紫气黄旗岂偶然。入蜀 【唐】刘叉 望空问真宰,此路为谁开。

峡色侵天去,江声滚地来。孔明深有意,钟会亦何才。

信此非人事,悲歌付一杯。邓艾庙 【唐】唐彦谦 昭烈遗黎死尚羞,挥刀斫石恨谯周。

如何千载留遗庙,血食巴山伴武侯。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崩云,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剔银灯 【宋】范仲淹 昨夜因看蜀志。笑曹操、孙权、刘备。

用尽机关,徒劳心力,只得三分天地。屈指细寻思,争如共、刘伶一醉。

人世都无百岁。少痴呆、老成尩悴。

只有中间,些子少年,忍把浮名牵系。一品与千金,问白发、如何回避。

(一) 赵云 单枪匹马倚青空,血洒征袍尽染红。汉水破围施虎胆,当阳救主显英雄。

追随先帝多征战,事奉军师屡建功。长坂威风从未减,一生忠烈贯苍穹。

过秦楼 昔曰当阳,子龙英伟,不愧阵中飞虎。如飘瑞雪,似舞梨花,敌胆战银枪处。

长坂血染征袍,骁勇无双,护持危主。觑曹兵百万,孤身冲突,有谁能阻?年七十,李广之雄,廉颇其勇,战场建功无数。

威风未减,豪气长存,一念答君倾注。枯木寒鸦,老臣仙逝匆匆,魂归何许?忆中原啸傲,忠烈名垂万古。

注:此词平仄依宋人方千里、陈永平次周邦彦 词而酌定,不考虑其它用变格所作《过秦楼》词声律。(二) 姜维 高阳台 文武双全,才能足备,持枪勃发英姿。

艺冠群豪,运筹策晓兵机。心存汉室随丞相,胆义高、受命麾师。

伐中原,栈道连修,斩将搴旗。破齐乐毅遭谗佞,辟巢坛乌鹊,兴业无期。

汉数难收,国亡投节如归。竭忠尽智将天补,未成功、此恨谁知?近黄昏,烈士坟前,幽草离离。

注:此调有不同诸格体,本词平仄全依刘镇《高阳台》而作。(三) 庞统 匡济之学非百里,南州冠冕未曾开。

今朝扶汉逢英主,他曰平川展骥才。皇叔伤身来梦寐,军师殒命赴蓬莱。

雒城小径横荆棘,落凤。

转载请注明出处短句子网 ? 关于官渡之的诗句

相关标签: 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