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诗句 > 正文

形容一个人麻木的诗句 形容麻木生活的成语

2023-11-03 来源:互联网 【 字体:

形容一个人麻木的诗句

关于形容一个人麻木的诗句合集(精选)

1.形容麻木生活的诗歌

长恨歌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天旋日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为感君王展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

闻到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揽衣推枕起徘回,珠箔银屏逦迤开。

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风吹仙袂飘摇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2.形容人麻木的成语

发聋振聩 聩:耳聋。声音很大,连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麻木的人。

出处: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此数言,振聋发聩,想当时必有曲士以经学谈诗者。”

发蒙振聩 声音很大,连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麻木的人。

出处: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此数言,振聋发聩,想当时必有曲士以经学谈诗者。”

警愦觉聋 发出很大的声音,使昏聩的人觉醒,耳聋的人感知。比喻用语言文字等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出处:陈去病《论戏剧之有益》:“贤士大夫主持风教,固宜默握其权,时与厘定,以为警愦觉聋之助,初非徒娱心适志已也。”

麻木不仁 不仁:没有感觉。肢体麻痹,失去知觉。比喻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或漠不关心。

出处:明·薛己《医案·总论》:“一日皮死麻木不仁,二日肉死针刺不痛。”

启瞶振聋 比喻唤醒糊涂与麻木不仁者。

习以为常 习:习惯。指某种事情经常去做,或某种现象经常看到,也就觉得很平常了。

出处:《魏书·太武五王传》:“将相多尚公主,王侯亦娶后族,故无妾媵,习以为常。”《逸周书·常训》:“民生而有习有常,以习为常。”

越瘦秦肥 比喻痛痒与己无关。

出处:唐·韩愈《争臣论》:“视政之得失,若越人之视秦人之肥瘠,忽焉不加喜戚于其心。”

诈痴不颠 指假装痴呆。

诈痴佯呆 指假装痴呆。

出处:明·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一:“不如目今权依了他们处法,诈痴佯呆,住了官司,且保全了父骨,别图再报。”

诈哑佯聋 假装哑巴聋子。指置身事外。

出处:《群音类选·官腔类·双忠记·睢阳陷守》:“身在伍伦中,怎做得诈哑佯聋,为官食禄,直须尽职输忠。”

昭聋发聩 使耳聋的人也能够听到。比喻用语言文字等给人以极大的启发,即使糊涂麻木的人也会清醒过来。

振聋发聩 聩:天生耳聋,引伸为不明事理。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

出处: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一:“此数言,振聋发聩,想当时必有迂儒曲士以经学谈诗者。”

知白守黑 意思是对是非黑白,虽然明白,还当保持暗昧,如无所见。这是道家的消极处世态度。

出处:《老子》:“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织白守黑 意思是对是非黑白,虽然明白,还当保持暗昧,如无所见。这是道家的消极处世态度。

哀莫大于心死 心死:指心像死灰的灰烬。指最可悲哀的事,莫过于思想顽钝,麻木不仁。

出处:《庄子·田子方》:“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3.表达一段对于感情麻木的句子

总有一些人,不是不想忘,而是忘不了;总有一些情,不是不想放,而是放不下。

伤疤之所以会疼,是没办法彻底抚平;表面装着没心没肺,其实曾经是掏心掏肺。爱太真,伤太深,也许得不到的永远是最美;有所谓,也无所谓,也许谁也不是谁的谁。

人生,说不完是是非非;感情,弄不明谁醒谁醉。忘不了的人自己最痛,放不下的情自己最懂。

对一些感情,不是你想要就能得的到,不是你珍惜就能属于自己。明知道卑微的不过感情,却还争取着不可能里的可能;明知道最冷的不过人心,心存侥幸最终却得到了不幸。

对一个人太好,却忘了对自己好;谁都不想伤害,却留给自己太多的无奈。其实爱你的人,舍不得伤你;伤你的人,并不爱你。

你在别人心里重不重要,自己可以感觉到。所谓华丽的转身,都有旁人看不懂的情深。

4.形容一个人脑子麻木了四字成语

麻木不仁

má mù bù rén

【解释】不仁:没有感觉。肢体麻痹,失去知觉。比喻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或漠不关心。

【出处】明·薛己《医案·总论》:“一日皮死麻木不仁,二日肉死针刺不痛。”

【结构】联合式。

【用法】含贬义。常用于感情冷酷;对悲惨、困苦的事情毫无反应。一般作谓语、定语、补语。

【正音】仁;不能读作“yén”。

【辨形】仁;不能写作“人”。

【近义词】无动于衷

【反义词】耳聪目明、见微知著、眼疾手快

【辨析】~与“无动于衷”有别:两者都有“漠不关心”的意思;但~语义较重;含贬义;“无动于衷”为中性成语;可以形容意志坚决。

【例句】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之后;她对任何事物都采取~的态度。

5.形容一个人习惯了做坏事而麻木的成语

1、

成语:麻木不仁

拼音:má mù bù rén

解释:意为没有感觉,失去知觉,现比喻为人对外界事物漠不关心。

出自:清·文康《儿女英雄传》。

2、

成语:恶贯久盈

拼音:è guàn jiǔ yíng

贯:钱串;盈:充满。罪恶像钱串一样长久地堆积。形容罪大恶极,已到了该受惩罚的末日

3、

成语:恶积祸盈

拼音: è jī huò yíng

解释: 罪恶成堆,祸害满贯。形容罪大恶极。

4、

成语:积习生常

解释:指积弊已久,习以为常。

拼音:jī xí shēng cháng

5、

成语:积以为常

拼音:jī yǐ wéi cháng

解释:指习惯成自然。同“习以为常”

出处:《旧唐书·张柬之传》:“今姚府所置之官……唯知诡谋狡算,恣情割剥,贪叨动掠,积以为常。”

以上,供参考!


相关标签: 形容 诗句